各部门、单位:
按照《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5年全省教育系统防汛工作的通知》(冀教安函〔2025〕12号)、《教育系统防汛减灾工作指南》(见附件1)认真贯彻落实关于防汛工作的系列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防汛措施落实到位。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排查隐患,防范溺水。
汛期和暑期即将来临,放假前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开展防溺水宣传,营造良好的防溺水氛围。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群、公告栏等宣传方式,持续加强汛期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强化家校联动,督促家长落实监护责任,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识别险情、遇险自救能力,严防发生学生溺水事故。
二、完善预案,加强值守
各部门、各单位要密切关注气象部门、水利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认真分析研判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可能对学校造成的影响,进一步完善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处置预案,提高防御洪涝、暴雨、大风等极端恶劣天气的应急处置能力。
要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保证24小时有人在岗值班,并保障通信畅通,一旦发现险情要第一时间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及时妥善处置,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附件:1.防汛减灾工作指南
安全工作处
2025年6月23日
附件1
防汛减灾工作指南
环节 | 工作类目 | 重点任务 | 具体内容 | 要点提示 |
防灾 | 加强宣传教育 | 加强防灾减灾、防溺水等安全宣 传教育,提升师生避灾避险意识 和自救互救能力,强化家校协 同,补齐离校师生安全环节短板 | 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公众号、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等校园媒体,加强防汛抗旱主题宣传和汛期安全提示,切实提升师生防灾能力和避险意识;通过安全教育课、专题报告、专家讲座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汛期安全教育,增强师生自救互救能力和应急逃生技巧 | 宣传教育、演习演 练注重针对性、实 效性,风险排查整 改要切实消除隐患 、补齐短板、不留 死角 |
开展演习演练 | 强化各级各类防汛责任人决策指 挥、应急处置能力,检验预案的 可执行性,加强极端条件下学校 的自助互救能力,强化部门协同 、信息共享 | 强化对各级各类防汛抗旱责任人的业务培训,组织开展抢险救 援、避险转移等方面的防汛演练,使各级责任人熟悉掌握防汛指挥流程、汛期值班、险情处置和信息报送等工作要求,全面掌握预案、熟练操作预案、科学执行预案,提高责任人的决策 指挥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管理、住建、属地政府等政府部门的沟通协作和信息共享 |
风险隐患排查 | 全覆盖、不留死角,重点排查低 洼易涝区、地下空间等重点部 位,建立风险隐患整改台账、明 确整改时限、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 排查包括学校校舍和围墙等构筑物安全情况;施工项目的排涝 及边坡加固等情况;地下人防工事等地下设施雨水倒灌、外墙渗漏、孔口密闭情况;屋面防水渗漏情况;供电、通信、排水等设施设备运转、防护情况;排水设施(进出水口、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等)通畅情况;防雷击设施维护情况;强对流天气 下行道树、广告牌、建筑物外立面等的拆除加固情况等 |
校舍除险加固 | 全面评估校舍安全,紧盯在建校 舍汛期安全 | 坚决停止使用C级、D级危房,并尽快抢修或拆除,不留隐患度 汛,无法在汛前消除风险隐患的,要在周边设置隔离带和警示标志,并加强巡防值守,严禁师生进入。指导在建校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尽量在汛期来临前完成主体施工;加强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组织施工 |
重点部位防护 | 对实验室、图书馆等重点部位的防汛保护 | 对重点部位做好防护设施建设,做到大灾小损、小灾无损;落实日常监管责任,加强日常监测检测,开展重点部位定期巡查检查,尽早发现问题、尽早排除隐患 |
环节 | 工作类目 | 重点任务 | 具体内容 | 要点提示 |
备灾 | 基层队伍建设 | 建立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加强培 训和物资设备配备,强化基层临 灾自救互救能力 | 组建基层防汛应急抢险队伍,并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承担重点区域、重点部位抢险救灾、师生疏散、财产保护、秩序维护、应急物资发放等任务,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人员抢救、设施抢险等工作,确保关键时刻能够高效开展防汛抢险救援 | 人、财、物、责全 落实,确保临灾能 用、 够用、好用 |
应急责任落实 | 全链条落实应急安全责任,确保 临灾指挥调度有序有力 | 建立防汛工作责任制,健全防汛责任体系,完善防汛工作制度规范,明确职责分工,确保组织到位、人员落实,压紧压实日常防范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全链条责任 |
物资资金准备 | 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及必要防汛资金准备,确保随用随有,避免因物资或资金准备不足导致师生伤 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 在汛前全面盘点、清查防汛物资,核查排水泵、沙袋、救生衣等各类防汛物资数量、质量,对超期和不能使用的物资及时处理,并适时补充更新;优化物资储备品种,完善物资调运方案,针对重点防汛部位预置前置抢险物资,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运得到、用得上;确保有足够的救灾及灾后安置资金 |
应灾 | 应急预案修订 | 结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修订,不同层级各有侧重、有效衔接;基层预案简明实用、易操作 | 按照实用管用原则全面评估和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做到“ 看得懂、记得住、学得会、用得上”;在常规应急预案的基础 上,制定完善极端灾害应对预案或工作方案,做到有备无患 | 结合地方特点和教 育领域特征,突出 可操作性、易执行 性,响应及时 |
值班值守落实 | 确保关键时期24小时值班值守, 制度方案到位、巡查检查到位 | 严肃值班工作纪律,加强汛期值班值守和应急备勤。遇有降雨预报或自然灾害预警,提前部署防范应对措施,加强各重点部位现场布控及巡查工作 |
环节 | 工作类目 | 重点任务 | 具体内容 | 要点提示 |
减灾 | 停学停课措施 | 停学停课措施明确,可执行性强 | 当启动暴雨黄色预警(三级)时,根据研判,采取调整上下学 时间或停学、停课措施;当启动暴雨橙色预警(二级)时,视 情启动学校停学、停课工作,当启动暴雨红色预警(一级)时,学校停止全部线下教学活动,同时加强校外安全教育 | 各类机制措施落实 到事、到人、到环 节,重点做好与应 急、气象、水利等 部门的协同,处置 高效 |
转移安置措施 | 转移时机、路线、地点明确,安 置空间、设施、管理人员到位 | 明确灾害应对各项工作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明确 师生避险转移处置的责任部门、责任人,落实转移对象、转移路线和安置点等各环节措施,确保紧急情况下应转早转、应转尽转、不落一人 |
防止次生灾害和舆情事件 | 全面排查因灾导致的校舍、水、 电、暖、道路等风险隐患,严防 次生灾害事故和长尾舆情 | 灾后第一时间重点排查校内校舍、在建工程、校内临时建筑、 电气设备、排水设施、河道等方面的安全隐患;排查校园周边毗邻河道、尾矿库等危险区域形成的地质灾害安全隐患 |
推进灾后重建 | 在保证施工安全、校舍质量的前 提下,尽快完成修复重建,恢复 正常教学秩序 | 要组织力量做好学校修复重建工作,保障学生正常、安全开学。不具备开学条件的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安排学生复学复课 |
全流程 | 及时报送信息 | 在防灾减灾各环节第一时间主动 报送信息,保证信息时效性和规 范性 | 在汛情预警期间,雨情、灾情及应对情况实行“零报告”制 度,适时启动“日报告”工作机制。对有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灾情应将基本情况即知即报,核实灾情后续。 | 首报及时、续报准 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