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指南

如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8日 15:26    点击:   

新学期新气象,老师们都希望能在新的学期带领学生们收获更多新知识和技能,学生的专业素养能更进一步。那如何才能达到这个效果呢,传统的“教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这样的方式肯定不行,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研究学生的特点,要为学生量身打造教学方案,那如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呢?这里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的核教育理念。在“教”与“学”之间,学生的“学”是教育教学的目的。由“学”转化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果,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内涵包括:第一,将学生的“学”放在首位,“教”的目标是为了“学”;第二,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教师应采用有效方法使学生有兴趣学、投入学,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第三,以学生获得学习的内在价值为主旨,学生应被赋予表达学习观点和成果的机会,其自主性、正义感、责任感等内在价值应被充分激发。

根据对“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它和OBE的教学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在OBE教育理念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势在必行的,这个混合可以理解为线上+线下,也可以说是课内+课外。

二、混合式教学设计改革的思路

根据OBE工程教育理念改革课程体系,以成果导向、学生为中心、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反向设计教学模式(社会需求→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正向实施。课程改革方案设计思路见图1。





图1 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案设计思路


整个课程教学设计活动的程序可以考虑以下的步骤进行:

(一)深入研究专业培养方案,确定为什么(教)学

每一位专业教师在授课前应认真学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弄清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熟悉专业课程体系,了解专业的课程体系,弄清前序和后续课程,以此来明确课程目标,弄清楚为什么要让学生来学习这门课程,这门课程在专业培养体系中的作用是什么?这些问题清楚后,根据毕业要求,自然就明确了课程的目标,具体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目标。

(二)理清课程的逻辑关系,明确单元或阶段教学目标

在明确了课程的教学目标后,就需要去分析课程教学单元或者章节的教学目标。每门课程的教学单元顺序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要理清教学模块(单元)内在逻辑关系,明晰每个单元或阶段的教学目标,把一个完整建构的课程体系清晰地呈现出来。

以上两点内容弄清楚后,这样再进行大纲的编写工作相对就顺理成章了。

(三)编写教学大纲,确定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指导书

教学大纲的制定,不可单纯的或者过度依赖推荐教材中章节内容,必须结合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人才市场需求,课程框架体系的科学性、不同类型院校学生的特点、教学方法的可行性等要素。教学大纲的编写内容应在遵循学校相关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各专业的特点进行编写,这里不进行详细阐述。

(四)教学模式的设计,确定如何(教)学

对于教学活动,笔者认为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教学环节。对于传统教学总是重视课中,忽视课前和课后两个环节。现代的教育者必须将三个教学环节同等对待。这里介绍一下国外经典的ADDIE模型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包括前端分析A(Analysis)、教学设计D(Design)、教学资源开发D(Development)、教学过程实施I(Implementation)、教学效果评价E(Evaluation)五个环节,形成闭环,相互改进,而每个环节均有相应的教学评价机制进行反馈,使得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持续改进。前端分析主要包括对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对象和学习环境的分析。教学设计阶段主要是以前期分析为基础,确定教学流程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教学资源的开发主要是线上资源的开发比如PPT、微课视频、习题以及一些课程的拓展资源,这些资源应同步到学习通平台,方便学生的课前和课后的一个学习。教学过程实施阶段则是按照之前的设计实施课上教学活动。最后是教学效果评价,贯穿教学设计过程始终,分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整个评价应紧紧围绕如何促进学生达到学习成果即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进行,教学评价机制作用于每个环节,持续改进教学质量。这是一个闭环的过程,教师可参考此模型进行自身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对于教师而言教学活动划分为此四个环节,对学生而言就是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活动。

(五)合理设置学习活动,让学生融入教学活动

现在大家都在研究翻转课堂,笔者理解的翻转课堂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然后精准施教。教学实施按课前下达项目任务、分组研究解决方案、课上分享成果、同学质疑、教师点评推进。在笔者教学过程中发现,并不是整个课程的教学活动都能进行课前下达任务。这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尤其是一个全新知识点的学习,笔者所布置的课前学习任务,效果不佳,反而是教师开了头,引出新知识,讲解了新知识点的基础知识点,然后布置下一次课程的课前学习,分组完成任务反而效果要好一些,主要是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学生才有了学习的动力进行教师布置的课前活动,分组完成教学等活动。

(六)设计好考核方式,检验学(教)的效果

注重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提升,多种考核方式并用,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相结合;教师评价、小组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四个结合”中,以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为主线,具体教学活动中融入其余三个结合,具体表现为课堂互动、小组讨论、作业、随堂测验、课程设计、期末考试等。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如何做好教学设计是一个亘古不变的永恒话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进行培训、学习和历练。尤其是新教师,新教师的关注点更多的是在于课程知识点的讲解,更关心的是自己“能不能讲清楚这个问题”,“教材上的内容能不能讲完”等类似问题而忽视了其他。教师必须明确,课程教学的目标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技能的锻炼,综合素养的潜移默化式的培养。明确这一点,教师才会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设计的研究以及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效果上来。


上一条:如何指导学生做好毕业论文(设计)选题

下一条:如何编制一份质量合格的期末试卷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冀ICP备14011511号

技术支持:网络与信息安全中心 管理员邮箱: webmaster@hebuet.edu.cn